![晉中介休概況]()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丘山北側,汾河南畔。距省會太原市139公里,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年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全市總面積744平方公里,人口37萬,轄7鎮3鄉251個行政村5個街道辦事處。境內平川、丘陵、山區各占三分之一,從北向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丘山北側,汾河南畔。距省會太原市139公里,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年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全市總面積744平方公里,人口37萬,轄7鎮3鄉251個行政村5個街道辦事處。境內平川、丘陵、山區各占三分之一,從北向南梯次排列,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交替分明,日照充裕,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0.4℃,平均降水量477.2毫米。
行政區劃
介休市轄5個街道、7個鎮、3個鄉:北關街道、西關街道、東南街道、西南街道、北壇街道、義安鎮、張蘭鎮、連福鎮、洪山鎮、龍鳳鎮、綿山鎮、義棠鎮、城關鄉、宋古鄉、三佳鄉。
歷史沿革
介休歷史悠久,國內史籍最早記載介休歷史為周代魯隱公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史出春秋時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東漢時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時期出將入相五十載的文彥博三位賢士名達,素有“三賢故里”之稱。總面積744平方公里,總人口37.25萬人。 介休歷史悠久,國內史籍最早記載介休歷史為周代魯隱公五年(公元前718)。時,曲沃莊伯伐翼,晉翼侯奔隨,隨在今介休城東,當時為晉大夫士會食邑。公元前636年,晉文公返國賞隨臣,介子推不言錄,與母隱居綿山。晉文公焚林求賢,子推竟與母抱樹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自公元前514年起,介休歷史上先后東部建置鄔縣,西部建置平周邑,秦始皇設郡縣,城區建置界休,以后改為界美、介休、平昌。東魏時,定陽郡一度僑治境內。北周時期,曾設置介休郡。隋、唐時期一度設介休郡、介州。鄰縣靈石公元590年建縣前,一直為介休地域。隋、唐時設介休郡、介州時,兼領平遙縣。孝義歷史上曾幾度并入介休縣。宋、元、明、清時期,介休縣域和領屬關系基本保持不變。1992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下文,介休撤縣改設縣級市,行政區域不變,依舊隸屬晉中行署。現轄7鎮3鄉、232個行政村,5個街道辦事處。
春秋晉頃公十二年(前514年)置鄔縣。秦置界休縣。新莽改為界美。東漢復名界休。西晉改介休縣,以春秋時晉文公的臣子介之推死亡在其境內的綿山(介山)上而得名。十六國時期鄔縣、介休兩縣廢。北魏太和八年(484年)置介休,十九年復置鄔縣。北齊天保年間并入永安縣。至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恢復。大成元年(579)改名平昌縣。隋開皇十年(590)析置靈石縣,十八年復名介休縣。隸屬太原郡、西河郡、汾州、汾州府等。1992年撤縣設市。
地理氣候
介休地處太原盆地和太岳山的結合部,太原盆地西南端,太丘山北側,汾河南畔。年平均氣溫10℃,降水量493毫米。
經濟
介休素有陜晉通衢之稱,是三晉腹地的重要交通樞紐。境內南同蒲鐵路復線及國省主要干線祁臨高速公路、大運一級路、東廈公路等6條公路呈網格狀貫穿全境,市鄉公路四通八達,與國道交錯連接。全市現有火車站5座,鐵路專用線15條,其中介休火車站為國家一等站,站內建有大型編組站一個,年客運量90萬人次,貨物吞吐量1230萬噸,擔負著原臨汾鐵路分局70%的貨運任務,是南同蒲沿線最大的貨運站。電力設施有220千伏和110千伏兩條輸電干線穿境而過,建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2座、35千伏變電站18座,電力總容量達到36萬千伏。全市電話裝機總容量達到4.8萬門,百人擁有移動電話部數達到10部,信息網絡技術已普遍進入機關單位及大型骨干企業。介休經濟發展迅速。在農業上,重點是引導工商企業進入農業領域開發建設,形成了一大批規模種養大戶和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有力地推進了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和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農業的比較效益和競爭優勢顯著增強,涌現出聚興、環飛等全省知名的龍頭企業和綠夢園小米、兆興牌肉制品、環飛乳鴿、介休陳醋等品牌產品。在工業上,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堅持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開發建設高新技術產業,擴大市域競爭優勢,基本形成了煤焦、鋼鐵、建材、機械、化工、輕紡六大產業群,成功走出了富有介休物色的發展模式。
2001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完成26.7億元,工業增加值完成7.2億元,地方財政總收入2.4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06元,綜合經濟實力連續六年排全省十強行列。介休經濟以民營經濟和外向型經濟為主。全市共創辦三資企業22戶,有12戶企業擁有自營出口權,出口產品主要有焦煤、生鐵、高檔面料、鋁釩土、高功率石墨電極、日用陶瓷、電石、核桃仁、紫木節及小雜糧等20余種,覆蓋27個國家和地區。全市2001年出口交貸值達到了24.5億元,創匯3億美元。按照新的統計出口徑,全市出口產品產值占全市工業總值的70%,占全市國民生產總值的50%。尤其是焦炭作為出口主導產品,從91年開始,銷往德國、美國、日本、法國、巴西、印度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1年全市出口焦炭437萬噸,約占全國出口總量的41.3%,占全國出口總量的62.2%,是全省最大的焦化生產和出口創匯基地。古老介休,商機無限。
為了鼓勵國內外客商到介休投資創業,介休市人民政府已經出臺了鼓勵投資的各項優惠政策,誠摯期盼海內外客商前來觀光旅游,洽談貿易,興辦實業,采取各種形式、廣泛開展經濟、技術、文化交流與合作。我們將以優越的環境、一流的服務與你攜手并進,共辟未來。
農業主產小麥、玉米、高粱等。境內煤炭儲量豐富,是中國重要的焦煤產地,有汾西礦業公司等重要企業。依托于煤炭,介休近年來煉焦產業也發展迅速,但亦帶來不少環境污染。